村干部干到60岁就得走?别信谣言,这3个真相很多农民不知道
村里的干部能不能干到退休,这事儿在村口小卖部、田间地头聊起来,十个农民能有八个说法。有人说“村干部不是铁饭碗,干几年就得下来”,也有人说“隔壁村老书记都65了还在当”,到底谁说得对?今天咱不绕弯子,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讲清楚,看完你就明白村干部的“退休”到底是咋
村里的干部能不能干到退休,这事儿在村口小卖部、田间地头聊起来,十个农民能有八个说法。有人说“村干部不是铁饭碗,干几年就得下来”,也有人说“隔壁村老书记都65了还在当”,到底谁说得对?今天咱不绕弯子,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讲清楚,看完你就明白村干部的“退休”到底是咋
在新蔡县弥陀寺乡程小寨村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时而俯身倾听村民诉求,时而俯身查看辣椒长势,时而在村民家中耐心调解矛盾。他就是新蔡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新蔡县人民法院派驻程小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志刚。从法院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他带着法律人的理性与
村里选两委干部,这两年年龄问题就像一团乱麻,搅得大家心里直犯嘀咕。“超过55岁就别想啦”“年轻人才能扛起村里的事儿”,这些说法像长了翅膀,在村里到处飞。可你知道吗?国家法律压根没给村两委选举设年龄上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白纸黑字写着,只要年满18岁,没犯过大
凌晨两点,老周盯着报名系统里“12000人竞争1岗”的红色数字,删掉了省会综合岗的填报信息。连续两年栽在三不限的他,这次把目光落在了邻县一个备注“需驻偏远村夜间巡查”的岗位上——谁也没想到,这个别人避之不及的条件,让他最终以128分、87:1的竞争比成功上岸。
最近在基层圈子里,“乡镇干部得证明自己干活”这事讨论得挺热。有人觉得这是在把工作捋顺,也有人觉得这纯粹是给基层加了新负担。今天咱就不绕弯子,好好聊聊这事儿到底是帮干部减负,还是让他们更难干。
近期,一则关于“宅基地确权停止”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众多农民朋友和农村有房族的关注。这并非指确权工作完全终止,而是大规模、集中性的登记确权阶段已基本收官。自2025年起,针对宅基地的管理将正式进入一个以“新规”为核心的新阶段,其核心原则便是“地随房走”
如果你遇到下面这些问题,或者是有话想说,9月25日上午9:00-10:00,打12345电话,莲都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海勇将在直播间为你解答。
昨天接到老家堂哥的电话,他语气里满是纠结。堂哥今年57岁,在村里当了8年村文书,这次换届想竞选村副主任,可听人说现在村干部要年轻化,怕自己年龄超标没资格。挂了电话我又想起前几天刷到的视频,有个刚回村的95后小伙,想参选村副主任却被村民说太年轻没经验,不知道能不
上周回老家办事,刚进村就差点认不出来。以前坑坑洼洼的土路,现在修成了平整的水泥道;村口的臭水沟不见了,改成了种着荷花的小池塘;就连村头的老仓库,都在翻新成农产品直播间。我问正在门口晒太阳的大伯,这变化咋这么大。大伯笑着说,村里接到通知了,要赶上2027年的农村
9月10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鱼儿山法庭。刚到门口,便看到一位老太太正握着法官助理姜海超的手,将一面写有“公正调解暖人心”的锦旗递到她手中。
“以前遇到邻里纠纷,真不知道该找谁,现在网格员主动上门,问题很快就解决了。”9月12日,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金耀街道高屯社区居民刘先生说起前不久的经历,仍然感慨不已。
张某与张某某因1995年宅基地登记时坐标误差,张某继承的宅基地证误占张某某用地范围,导致后者长期无法办证。村委会多次调解未果后,向中卫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中心求助。
首先得明白,村两委选举关注年龄结构,是为了注入新鲜血液 。现在乡村要搞产业、抓治理、促振兴,需要懂电商、会搞特色农业、能玩转数字化的年轻人。比如有些村子发展直播卖农产品,年轻人懂平台规则、会和网友互动,能把村里的货卖爆,带动村民增收。所以选拔里适当卡年龄,是想
最近,某地提出,每个村培养5个法律明白人。所谓“法律明白人”,是从村(社区)干部、驻村辅警、网格员、村民小组长、“五老”人员、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群体中重点遴选的村(社区)法治带头人。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作为扎根地方治理一线的重要力量,省级选调生是不少应届生进入公职体系、服务基层的优选路径。相较于国考省考,它有着独特的培养模式和发展优势,但也并非人人可及。想要拿到这张“入场券”,需要跨过不少门槛。今天就结合实际情况,聊聊省级选调生的报考“关卡”:
8月11日,秦皇岛市公安局山海关分局南窑河派出所民辅警和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志愿者走进孟姜镇北窑河村,开展“暑期法律宣传进乡村”活动。在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志愿者带着专业知识与热忱,将实用法律送到村民身边。
在武安市西部山区,阳邑镇龙务村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一条山区乡村治理的新路径。这个拥有864户、3076人的村庄,通过网格化管理、村规民约、党群共建等创新举措,实现了从“矛盾不断”到“和谐共治”的美丽蜕变。
2025年2月20日,董桂林在他的抖音号“驻村书记-董桂林”发布了第一条到村报到的视频,截至8月5日,他共计发布了57条视频,收获了265万粉丝。视频中他捧着一副碗筷走街串户,到村民家中“蹭饭”,了解家庭情况和发展难题,带火当地农产品,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蹭饭书
“口腔开合运动的要点谁还记得?”“我!”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举起。8月4日,济源五龙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童声阵阵,身着红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带领孩子们开展多彩假期“艺”路“童”行暑期文明实践趣味诵读课。